2022(3):1-8.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1
摘要:为确保高原航线运行安全,保证机组在非正常情况下单发飘降应急程序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应急程序可用,以空客A319-115飞机执行“西宁/曹家堡-玉树/巴塘”高原航线为研究样本,依照2021年8月12日零时开始实施的202108期《中国民航国内航空资料汇编》显示的航线信息,通过梳理航线的基础数据,在满足相关规章要求的条件下,统筹兼顾航空公司安全、效益、服务的需求,完成单发飘降应急程序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应急程序设计与研究,以便于机组操作为原则,课题组优化相关应急程序的决断点,最后定义出机组操作程序,研究表明:通过对应急程序关键点的确定,定义出飘降释压后的机组操作程序,完成剖面示意图的绘制,能达到紧急情况下安全飞行的目的,该研究成果在同类高原航线具有推广意义。
2022(3):9-15.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2
摘要:人员搭配规则是国内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派遣问题中最复杂的一项,为优化机组排班质量,提高人员满意度,保障飞行安全,针对国内机组搭配特点,创建考虑机组人员派遣公平性的指派模型,设计基于变邻域搜索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以某航司客舱机组派遣月计划为例进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优的解决方案,满足人员排班的现实业务要求,为解决考虑复杂人员搭配规则的机组人员派遣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从而促进智能化机组排班产品在中国航空公司的落地。
2022(3):16-21.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3
摘要:民用飞机主制造商在飞机交付运营前需建立持续适航体系并对体系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是适航规章的强制要求,以保证飞机和整个机队的持续运行安全。对持续适航体系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同时也是民用飞机主制造商自我完善持续适航体系,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现阶段,国内的持续适航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要求和准则也在逐步完善中。针对持续适航体系的有效性评估大多只采用定性的评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通过持续适航体系有效性内涵及其表现特征的分析,将体系运行有效性划分为层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特征矩阵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一致性检验加以验证,为飞机主制造商的持续适航体系有效性评估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
2022(3):22-26.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4
摘要:在民用飞机型号合格适航取证过程中,型号检查核准书(Type Inspection Authorization,简称TIA)的颁发是审定试飞的前提,TIA颁发后需进行正式地面检查,正式地面检查是局方制造代表或局方委任制造检查代表(简称DMIR)以型号检查报告(Type Inspection Report,简称TIR)的地面检查部分作为指导、相关规章作为基本依据、并遵循TIA的相关说明来进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是审定飞行试验之前对完整的原型机的最后检查。首先介绍了TIA和TIR的定义,其次研究了TIA-18A和TIR第I部分——飞机地面检查要求,给出了TIA地面检查的流程;并以某型民用客机为例,对地面检查工作的安排、迎检材料的准备、自查工作的分工、迎检时的注意事项和检查后的总结整改做了梳理。为申请型号合格证的民机主制造商(简称主制造商)迎接制造代表或DMIR进行正式地面检查提供了迎检建议,为主制造商高效组织迎检提供了思路,为后续民用运输类飞机型号检查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22(3):27-31.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5
摘要:针对国内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试验没有相应参照标准的问题,开展了民机试验室高寒适航符合性试验验证技术研究。首先简要解读与民机整机高寒气候环境相关适航条款25.1301(a)(4)及25.1309(a),给出了民机整机高寒试验验证的适航要求;然后通过分析某型民机试验室高寒试验的实施过程,提出了适用于民用飞机整机适航符合性试验室试验验证流程;其次对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试验实施中存在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飞机安装系留方式、试验项目、试验顺序及试验条件确定方法、试验测试方案架构、试验程序优化方法等;最后结合试验方法给出了试验结果判定原则,形成了适用于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适航符合性试验验证方法。该方法可为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试验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022(3):32-40.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6
摘要:地面减速功能在飞机上的实现涉及多个系统,其综合系统架构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多系统间的接口数量巨大且接口形式多样,多系统间的动态协同工作逻辑比较复杂。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将SysML建模语言和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应用到飞机地面减速系统的架构设计和行为分析中,可以实现系统架构元素的统一定义和分解,以及多系统集成架构的统一接口定义和分析,同时可以实现系统静态架构和动态行为的协同设计;搭建了飞机级和系统级的架构模型和行为模型,实现了地面减速综合功能的分析和多系统集成架构的设计。实践表明,基于SysML的飞机地面减速综合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多系统集成设计的复杂性,并提升集成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2022(3):41-46.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7
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基于典型二维多段翼型NACA0410设计的带前缘下垂构型的多段翼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前缘下垂四种参数对多段翼升力特性的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结果表明:1)在线性段,弦长增加与偏度增大对线性升力均有负面影响,但转轴高度与尾缘夹角对线性升力几乎没有影响;2)在近失速及失速段,弦长增加与尾缘夹角的提升,可明显提升升力;下垂偏度增加,以26°为界,小于该角度可提升升力,但大于该角度后,影响不再明显;随转轴高度下降,升力出现一定提升,但到2 mm后反而有所下降;前缘下垂尾缘夹角增大,可提升近失速段升力;3)四参数对升力影响主要体现在头部两段吸力峰的消长,设计中需综合考虑吸力峰特征,并加以应用。
2022(3):47-55.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8
摘要: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迎角超过临界值后,机翼上表面原本附着的气流开始发生大面积分离,此时升力系数随着迎角的增大反而下降,这种现象称作失速。当飞机失速时,操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是一种危险的飞行状态。某民用支线飞机在试飞中发现失速特性主要受滚转失速的影响,在达到最大升力系数之前就出现了不可接受的失速特性,失速进入过程中,副翼操纵效率降低较快,快接近失速时飞机出现急剧的滚转。涡流发生器在民机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改善机翼的流动分离从而提高失速特性,并且有改动小、可行性高等优点。拟通过在机翼上表面安装涡流发生器的方法来改善某民用支线飞机的失速特性。利用数值计算等方法设计出涡流发生器的位置、高度、偏角以及数量等参数。通过低速高雷诺数风洞试验来验证涡流发生器的实际效果,最后得出几种效果可观的涡流发生器方案。
2022(3):56-60.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09
摘要:民机冲压空气系统通过机身蒙皮开口引入外界空气为飞机空调系统、辅助冷却系统和惰化系统提供合适压力与流量的冷源,其性能的优劣影响飞机的经济性与舒适性。冲压空气系统包括了进排气口、换热器、风扇和管路等部件,其内部的复杂流动特性决定了冷源流量在各个用户系统中的分配。为了在冲压空气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各用户系统的需求完成合适的流量分配,需要通过冲压空气系统流动特性的三维仿真计算来获得。针对冲压空气同时受到机外环境和内部部件影响的特点,建立了机外远场和内部各部件仿真计算模型,通过CFD方法实现了冲压空气系统内部三维流动趋势的计算,获得了冲压空气系统流量分配结果和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为冲压空气系统的整体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2(3):61-65.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0
摘要:安全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载荷和强度的分散性、材料属性、制造工艺的缺陷和误差等,载荷和强度是两个主要方面,因为它们是最基本的设计数据。目前普遍采用的安全系数值为1.5,是个常数。介绍了安全系数的概念,阐述了安全系数评估流程,并采用基于失效概率的方法来评估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安全系数的取值,对影响安全系数取值的因素,包括外载荷、冲击能量、剩余强度等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介绍了损伤漏检概率计算方法,给出了失效概率计算流程及安全系数评估流程。
2022(3):66-71.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1
摘要:为了提升飞机机翼前缘结构抵抗冲击的能力从而保护机翼内部结构及功能,工程中提出了各种前缘结构加强方案。而这些加强结构多为非整体结构件,需将加强结构与原结构组装起来,考虑到工艺性要求铆钉连接成为最主要的连接方式。虽然铆钉连接的方式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但该种连接方式不可避免地给飞机机翼前缘加强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初始损伤,直接影响到了飞机机翼前缘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因而未考虑铆钉连接影响的加强结构模型,无法准确地反映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实际受载情况。创建了含铆钉的飞机机翼前缘加强结构模型,该模型建立了铆钉孔同时确定了被连接件间的连接方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含铆钉的飞机机翼前缘加强结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前缘结构遭受鸟撞冲击载荷下的损伤情况。
2022(3):72-79.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2
摘要:现代民用飞机的登机门、应急门等舱门多采用半堵塞式方案,这类舱门的部分结构,如导向轴、止动块等,大于门框的净开口尺寸。在承受正压载荷时,舱门止动块和门框止动块接触,同时导向轴和导向槽需要保持足够的间隙以保证增压载荷全部通过止动块传递至机身。在破损安全工况中,当某一止动块破损时,舱门变形可能导致导向轴和导向槽接触从而将一部分载荷传递至机身,显然这取决于二者之间的间隙大小。传统的破损安全分析中多忽略导向轴和导向槽之间的间隙,认为止动块破损后相邻的导向轴一定会承担一部分增压载荷。以某型飞机的半堵塞式登机门为研究对象,使用MSC/NASTRAN的线性间隙单元模拟导向轴和导向槽的初始间隙,对破损安全工况下登机门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未考虑初始间隙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对比结果说明了线性间隙单元在民用飞机破损安全工况分析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设计间隙对于载荷分配的影响规律,从强度角度给出舱门关键传力部件的设计依据。
2022(3):80-85.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3
摘要:民用飞机结构必须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飞机结构疲劳设计的目标便是通过设计和疲劳强度分析等手段,使结构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对结构进行抗疲劳设计,提高结构固有的疲劳特性,是实现疲劳设计目标的主要途径。针对某型飞机球面框球皮搭接对缝结构制定了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对原结构及优化方案的连接形式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建模,求解连接结构中紧固件的载荷分布,并对原结构及优化结构进行了疲劳强度分析。然后使用NASGRO软件对原结构及优化结构疲劳危险细节进行了裂纹扩展分析,最后将原结构与优化结构的疲劳及损伤容限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球皮搭接对缝结构的疲劳及损伤容限性能,并减少了结构重量以及维护的成本。
2022(3):86-93.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4
摘要:民用飞机的舱室排气阀门,通过调节开度大小,控制舱室排气流量,使舱室压力保持在目标值。舱室排气阀门的作动器,在手动模式下可由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简称BLDC)提供驱动力。由于舱室排气阀门的指令会频繁地“开-关”切换,因此BLDC工作时转速具有“正转-反转”循环的特点,需要在换向时频繁制动。为了提高电机的速度响应特性,重点对BLDC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的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了转速-电压双闭环控制下的BLDC转速调节系统,通过模拟目标转速正反向切换,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升速过程。随后根据BLDC制动原理,设计驱动电路的控制模型,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制动方式的效果。最后结合舱室排气阀门的工作环境提出了合理的制动策略。
2022(3):94-98.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5
摘要:民用飞机高置泄漏源排液属于特殊场景排液,常规的排液设计与验证方法无法满足特殊场景排液需求。总结了民用飞机特殊场景排液设计与验证流程,分析了高置泄漏源排液需求,选定了满足定向排液功能的排液导流槽作为高置泄漏源排液装置,梳理了常规排液设计要求和针对高置泄漏源的特殊排液设计要求,论证了排液导流槽设计方案及设计确认方法,并对排液导流槽排液试验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完整论证了民用飞机高置泄漏源排液设计与验证方法,对特殊场景排液设计与验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2(3):99-104.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6
摘要:民用飞机发动机服役经验表明: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仍会发生。为将这种非包容性转子失效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基于一种发动机翼吊式安装的民用飞机,结合咨询通告AC20-128A的要求以及民用飞机设计的工程经验,开展了飞机内部系统布置和结构防护设计研究。首先介绍了减小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危害的设计流程和分析模型,其次从民航局审查关注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不可控制的着火、推力损失、飞机操纵的损失、对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保护和结构完整性等五个方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飞机设计时,通过采取将关键部件和系统移出碎片影响区、冗余设计、提供可接受的防护等预防措施来减小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对飞机的危害,对发动机非包容性转子失效的设计和适航验证具有指导意义。
2022(3):105-111.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7
摘要:追溯作为系统或项目需求确认的最基本的方法,通常是将需求追溯到上级需求,或者将需求追溯到设计要求。对航空发动机安全性需求实施有效追溯和管理,提高局方对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评估的信任度,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对航空发动机安全性需求的管理过程开展研究,分析了以需求捕获、需求分析、需求确认、需求分配、需求验证为主的需求开发活动所涉及的追溯性活动。研究了航空发动机需求分析与定义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验证与取证阶段等不同研制阶段的追溯性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并提出审查活动中对航空发动机安全性需求追溯的关注要求及关注要点,以期为我国在航空发动机安全性工作的管理、安全性要求的落实提供支撑。
2022(3):112-117.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8
摘要:国内外民机获得批准使用的主最低设备清单(master minimum equipment list,简称MMEL)项目,特别是在用户中认可度较高的民机MMEL项目,可作为备选目标机型主最低设备清单建议书(proposed master minimum equipment list,简称PMMEL)项目进行考虑。以高频空调系统为例,研究飞机系统相似性算法,在分析目标机型的PMMEL需求时,考虑该设备或项目所处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相似性,制定相似准则判定技术,利用该技术提取目标机型相似PMMEL项目,可形成目标机型相似PMMEL项目清单,使民机制造商的用户需求分析具有可比性。以欧式距离与权重为主进行相似度计算,以航线中MEL(最低设备清单)条目使用率较高的空调分配系统为例,验证了相似性算法与相似案例提取技术研究的可行性,得出在确定PMMEL备选建议清单时可考虑依据相似机型确定的方法;汇总A320与波音737飞机部分空调系统相似部件,为完成编制PMMEL项目及建立相似机型数据库提供理论基础。
2022(3):118-122.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19
摘要:客户化选型是主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在进行产品选择时需要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选型模式的确定与客户需求、加装系统或设备技术成熟度、研发投入情况、市场前景等因素紧密相关,需要航空公司、主机单位与供应商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合适的选型模式能帮助供应商产品面向市场开发,帮助主制造商提前应对新产品带来的设计、生产和管理等额外成本,帮助航空公司有效符合适航规章、提前布局航线规划和市场应用推广等,实现航空公司、主机单位与供应商三方共赢。结合国内外新产品工程案例,基于卖方提供设备(Seller Furnished Equipment,简称SFE)、买方提供设备(Buyer Furnished Equipment,简称BFE)传统模式提出了一种混合选型模式,并围绕合同关系、商务价格、产品支持、交付责任及其他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混合模式下的适用前提。
2022(3):123-127.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20
摘要:维修性设计是民用飞机研制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之一,维修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用飞机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我国民用飞机维修性设计工作起步较晚,缺少系统的正向方法和技术指导资料。将系统工程实践应用于民用飞机设计过程中,进行正向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设计工作量,减少返工。将利益攸关方的维修性需求落实到系统设备的维修性设计中,对于民用飞机的维修性设计至关重要。以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舱的维修性设计为例,通过需求识别,以需求权重为基础计算得到维修性设计要求的相对重要度。再用关联矩阵法将维修性设计要求落实到民用飞机系统设备的设计上。该方法采用正向设计,为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且易于维修的民用飞机提供了设计思路。
2022(3):128-132.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21
摘要:随着工业水平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飞机制造装配也逐步从模拟量传递向数字量传递转变。高度数字化带来的灵活性、快速性、准确性使得数字化装配协调方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国内数字量传递方式技术上还不够成熟。通过对某型号飞机应急门的装配协调方式进行研究和验证,探索数字量与模拟量相结合在飞机舱门装配中的应用。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对比分析,选择采用数字量-模拟量的协调方式,在数字量装配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标准工装辅助完成应急舱门的装配工作。并对比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数字量传递方式与数字量-模拟量传递方式对舱门装配协调产生的影响,验证了数字量-模拟量协调方式的优化效果,为其他型号飞机或其他舱门的装配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2022(3):133-140.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22
摘要:培养合格的飞行员无论对航空公司还是对乘客都至关重要。为了符合航空法规要求和飞行安全,航空公司要定期对所有飞行员进行培训及评测。研究如何通过测试更好地评价飞行员、测评分数,明确能够真实客观反映飞行员水平的能力指标,对航空公司及培训机构都有重大意义。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简称IRT)的Rasch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试题的难度与质量、试题的鉴别度、人的分数能力等重要参数,建立一套自适应的理论测评方法,进而自动判断试卷的可靠性,同时用真实的测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建立一套独特的自适应测评管理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飞行员胜任力三层理论这个重要概念,为飞行员能力评价及试卷可靠性评价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重要理论依据。
2022(3):141-142. DOI: 10.19416/j.cnki.1674-9804.2022.03.023
摘要:
本日访问次数 您是第位访问者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